桂林市三级联动,做好“四农普”专项试点前期准备工作
为高质量完成全国第四次农业普查试点工作,桂林市、县、镇三级联动,立足“早谋划、快行动、实举措”,全力夯实普查试点前期工作,为正式普查登记奠定坚实基础。
一、高位推动,下好顶层设计“先手棋”
桂林市以“开局即冲刺”态度,在区局的指导下,迅速选定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为试点单位,成立县、乡普查试点办公室,构建起“主要领导亲自抓、分管领导具体抓、业务人员直接抓”的责任体系,形成了上下联动、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。5月27日,恭城统计局组织嘉会镇召开专项试点工作会议,深入学习领会广西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专项试点方案的工作要求,明确“底数清、数据准、流程顺”的总体目标,结合嘉会镇实际,对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专项试点工作进行部署,动员全镇上下迅速进入状态,确保思想统一、步调一致。
二、高度重视,下好组织保障“保障棋”
以专班为统领,骨干为核心,坚持“经验优先、属地熟悉”原则,从试点镇干部职工、村干部、第三次农业普查优秀普查员中,选拔责任心强、沟通能力好、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人员,组建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“两支队伍”。着重吸纳参与过农业普查、人口普查、经济普查的“老普查员”,发挥其“传帮带”作用,确保队伍迅速进入角色。
三、精准摸底,下好普查对象“关键棋”
针对农业普查对象分散、信息复杂的特点,创新采用“双轨摸排法”,确保底数清、情况明。一方面“挂图作战”防落防漏,借鉴第七次人口普查经验,以村小组为单位绘制“普查作战图”,标注农户、合作社、农业企业等建筑物位置,明确责任片区,确保“不落一户、不漏一人”;另一方面“数据赋能”找人找地,充分运用土地确权、林地确权登记成果,结合农村宅基地管理平台数据,通过“以地找人”、“以房找人”“以承包人找经营人”的方式,反向关联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,有效锁定普查对象范围,精准识别规模经营户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进一步提升摸底工作的覆盖面和准确性。
下一步,桂林市将进一步提高对“四农普”专项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的认识,严格遵守试点方案要求,依法普查,把试点工作作为正式普查的试金石,充分发挥好“试验田”的先行先试作用,将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贯穿试点全过程,注重探索新技术、新方法在专项试点中的应用,做好总结,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,为研究和制定“四农普”方案贡献“桂林样板经验”。